管道安裝投運后,由于管道內介質溫度或運行時周圍環境溫度的差異,管道長度會有一定的差異。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引起管道長度和直徑的相應變化,造成管道內的熱應力。如果溫差很大,導致熱應力超過管道的許用應力,管段隨時有損壞的危險。因此,在一些管道系統中安裝補償裝置,主要解決管道長度變化時的自由伸縮空間問題,以減少甚至消除上述危害。這種裝置叫做補償器。它分為方形補償器、波紋管補償器和套筒補償器。
方形補償器由四個90°彎頭組成。小口徑管道可采用整根管道連續送料和彎曲的方式,大直徑管道則需要通過三根管道的彎曲和焊接來制造。但焊接時應注意:首先,焊接接頭不應放在方形補償器的平臂上;由于膨脹力作用時,平臂的彎曲應力最大,因此平臂上沒有焊接接頭,特別是在平臂的中心部位。其次,焊接接頭最好留在方形補償器的中間。因為這部分的彎曲應力最小。為充分發揮補償能力,應按設計文件的規定進行預拉伸或預壓縮,在供熱管道中安裝方形補償器時應采取牽引措施;安裝在制冷管路,安裝時允許偏差±10 mm,按規定格式填寫管路補償裝置安裝記錄。水平安裝時,管道的坡度應與管道的坡度相同,兩個垂直墻應平行,以完全排出冷凝水。垂直安裝時,應在兩墻最低點安裝排水閥或存水彎,以便于凝結水的排放。主固定管支架和二次固定管支架的滑動支架必須按設計圖紙要求鋪設,并在補償器預拉伸前固定,必須牢固、水平。不得有歪斜和堵塞。對于無熱位移的管道,吊桿應垂直安裝。對于有熱位移的管道,吊點應設置在位移的相反方向,并安裝在位移值的1/2處。兩根熱位移方向相反或位移值不同的管道不足以使用同一根吊桿。在地溝或架空管道上設置方形補償器時,補償管保溫層外及補償器周圍應留有一定的空間間隙。必須這樣做,否則會影響補償器的工作或間隙不夠,從而可能造成事故。設置在溝槽內的方形補償器,必須在整個管道水壓試驗完成后,方可覆蓋溝槽混凝土保護層。必須有工序交接記錄。方形補償器埋入地下時,水壓試驗完成后,應記錄補償器的地下方位坐標、埋深、支架結構形式等隱蔽工程,為以后的檢查提供條件。
波紋補償器多用于熱力管道上,波紋補償器有法蘭或焊接兩種,其不能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目前一般均采用不銹鋼波紋管制作,最大工作壓力不超過6kg/cm2,這種補償器常用于壓縮空氣、煤氣管道系統,常與螺旋卷管配套使用。波形補償器要比方形的補償器小的多,在管道系統中常采用波節為8節,但最多不超過10節。當波節太多時,在運行中容易產生傾斜現象。近年波形補償器在普通單層結構波形補償哭的基礎上,將波形管改為多層結構,分為軸向型、橫向型、角向型三種,從而將補償能力提高l倍以上,剛度大大降低。安裝時波形膨脹節內套有焊縫的一端,在水平管道上應迎介質流向安裝,在鉛垂管道上應置于上部。波形補償器的拉伸或壓縮,以在平地進行為宜,應按設計文件規定要分次逐漸進行,要使各波形補償器受力均勻。數值偏差不大于15mm。嚴禁超過每個波節的補償能力。如超過時將使波節失去彈性能力,造成永久變形,或使焊縫破裂,因此必須按設計能力進行波形補償器的拉伸或壓縮,補償器如兩側法蘭焊接則軸線必須垂直,否則給安裝帶來麻煩。特別是安裝不銹鋼波紋補償器應設臨時約束裝置,待管道固定后再拆除臨時約束裝置。
套筒式補償器又稱為填料函式補償器,又分為單向套筒式和雙向套筒式兩種。其優點為:體積小、流體阻力小、熱補償能力大。其缺點是:軸向推力在,正常運行時會發生橫向位移,需要經常檢修和更新填料,否則容易泄露。安裝時應與管道同心,不得歪斜;安裝前檢查填料是否填滿,如不滿時白應補添;如發現套管內有腐蝕或拉伸不動的現象時,應將套管拆開清洗后再組裝,填料女口硬化應進行更換;應按設計文件規定的安裝長度及溫度變化,留有剩余的收縮量;其應安裝在固定支架附近,插管應安裝在介質流入端;為保證管道中軸線和補償器中軸線一致,應在補償器前面放置1一2個導向滑動支架;填料石棉繩應涂石墨粉,并應逐圈裝入,逐圈壓緊,各圈接口應相互錯開,石棉繩粗細應不小于補償器外殼與導管之間的間隙。
綜上所述,安裝補償器應注意嚴格按產品到貨樣本要求進行安裝。安裝前應檢查補償器的型號、規格及檢查補償器有無凹痕、劃傷等機械損傷,補償器上所有活動元部件不得被外部構件卡死或禁止活動部位正常動作。
上一篇:防止波紋補償器變形的措施
下一篇:如何提高波紋補償器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