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用戶抱怨波紋補償器的使用壽命沒有預想的長,沒怎么使用就不能起到補償管道位移的效果了。在這里久安波紋補償器廠家針對這種現狀作出以下分析。
1.波紋補償器質量問題。
波紋補償器是有較薄的波紋管制成,有較好的彈性但是剛度值相對較低,現場使用的波紋補償器只有產品合格證,沒有使用說明書和設備出廠檢驗報告,波紋管材料材質有可能不符合工作介質、外部環境等工作條件,其性能也不符合國家現行標準《不銹鋼冷軋鋼板》GB/T3280—1992中N0.2D或N0.2B的要求。
2.波紋補償器的布置問題。
圖紙設計波紋補償器距第一、第二導向支架間距,不符合國標要求。按照要求,在兩個固定支座間設置的軸向位移補償器,宜一端靠近固定支座安裝,一般情況下當采用軸向波紋補償器時,一個導向支座與補償器的距離不熱應大于4倍管道的公稱直徑,二個導向支座與一個導向支座的距離不應大于14倍管道的公稱直徑,其余導向支架的間距可與活動支架間距相同。
3。管道水擊對波紋補償器影響。
由于蒸汽管道間斷運行,管道中產生凝結水不能排出來,冷凝水在蒸汽的壓力作用下,會對管壁產生沖擊,水擊產生的能量釋放不出來,最終作用在管道保溫結構、支架、補償器及閥門上。彎頭處或管道出地處,發生水擊情況較多,但因管道是剛性的,抗水擊能力強,波紋補償器波紋是柔性體,無法抵御水擊瞬間劇增壓力波沖擊振動,造成破壞。波紋補償器最薄弱的環節是波紋補償器的波紋,水擊的結果造成波紋變形甚至破裂。
4.現場變更對波紋補償器的影響。
蒸汽管道施工中在56#支架處遇到障礙,56#管架處的波紋補償器改成方形補償器,這兩種補償器的固定支架位置是不同的,施工單位對此沒有充分認識,一方面改后的方形補償器尺寸偏小,另一方面沒有重新分布固定支架,致使固定點的間距增大一倍多,即由原來的53m擴大到1lOm。這樣造成管道熱脹量過大。固定支架在管道改變走向后,原來不承受壓力推力改為承受壓力推力或者產生較大彎距,支架受力結構形式發生重大變化,處置不當很容易推壞固定支架,導致事故發生。
5.施工安裝對波紋補償器的影響。
經對現場安裝的波紋補償器勘查,發現其安裝時出現偏斜,造成波紋補償器受力方向主要不是軸向力,而是偏向力,偏向力對補償器產生一定的扭矩,而波紋補償器管壁較薄抗扭矩能力差,致使補償器變形。
另外波紋補償器的損壞也與內部輸送的介質和外部環境條件都有關聯的。當內部介質符合標準要求時,外部 環境的腐蝕就是造成補償器損壞的主要原因。金屬補償器的安裝環境有兩種,一種是架空管網,在安裝完畢后,通常 是把管道與波紋膨脹節一起包裹在密封的外護層中,當外護層密封不理想時,大氣中的腐蝕介質,如酸雨、沿海 地區鹽霧等都會造成波紋管的腐蝕。
上一篇:波紋補償器在應用中失效的原因
下一篇:熱力管道補償器的選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