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向波紋補償器具有結構緊湊,補償量大,流阻小,零泄漏,無需維護等諸多優點,但也存在難以解決的缺點,例如軸向波紋管補償器發揮作用固定支撐上的壓力。推力使固定支架的推力大;波紋補償器采用的波紋管壁很薄,不能承受扭轉,振動和安全差異。設備成本高,設計要求嚴格,施工安裝要求精度高,往往達不到預期壽命。軸向波紋管補償器的這些缺點很容易導致在施工和操作過程中發生事故。
1.布局位置的影響
按照慣例,將軸向波紋管膨脹節布置在固定支架旁邊,然后緊挨著兩個導向支架,其距離是公稱直徑的4倍,14倍,主要目的是防止波紋管補償器軸向不穩定蒸汽直埋管道由隔熱材料和外鋼管支撐或引導;熱水直埋管道主要與絕熱材料整體形成,受土壤和沙層的控制。但是,作者認為這種布置的起點是好的,但是在實踐中,它受到地形和架空支架數量過多的限制,并且布置困難。地下管線中地下障礙物過多,可能會過度轉向。要求波紋管補償器只能布置在直管段中。這種類型的補償器設置在固定支架的側面,由于管道的移位,可能會導致波紋管補償器的各波工作量的傳遞不均勻。補償能力不足。作者認為解決波紋管補償器軸向不穩定性的問題不僅與布置位置有關,而且還取決于補償器的性能和質量。僅放置在固定支撐側的補償器的性能和質量要求應更高。某些情況下,管道分段距離通常應較小。選型時一定要選自導向性好、抗失穩能力強的補償器,設計布置按照基本原則,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靈活對待處理。實踐情況證明,無論是架空、管溝還是直埋敷設,只要做好導向結構控制,波紋管補償器可以設置在兩固定支座的任一位置。
2.相鄰直埋補償器之間不設固定點的影響
在直埋管道系統中,為了減少固定支架的數量,通常以“固定點”的形式布置。直埋管道在相同規格和相同類型的補償器的兩個補償器之間沒有固定點。當管道通過熱量均勻膨脹時,兩個補償器之間會形成一個相對的力平衡點,即停滯點。從理論上講,該點由該點定界,并且管道在左右方向上均勻擴展。通常認為,由于管道的不均勻力,力的平衡點會略有偏移,通常認為是20%的裕度。作者認為這種安排值得商bat。無為市城南中央供熱有限公司有一段直埋管道(0630×10)。采用這種安排。固定支架之間的距離為206m。兩個補償器的規格相同,補償量為150mm。在2008年的供熱網絡運行中,同一側的兩個補償器相繼出現故障。拆除后,發現一個補償器已被壓碎,壓縮量為200mm。另一個不僅不能補償壓縮,而且被拉長。 50mlTl,一個補償器的伸長導致對另一個補償器的過度壓縮,從而使兩個補償器失效。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較為復雜:一是補償器自身質量偏差較大,雖型號規格相同但剛度差距大,無法自由伸縮;二是受管材加工制作質量與安裝質量影響,無法自由伸縮,駐點兩側管道受力不均,造成駐點偏移大,駐點不固定,使波紋管補償器無法承受,最終造成破壞。除非對補償器自身作較大改進,保證波紋間均布限位使波紋管補償器剛度均衡趨于一致,否則采用普通補償器條件下,還應按照每兩個固定支座之間只設一個補償器的原則進行布置。
上一篇:埋地管道能用波紋管補償器嗎?